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日震转单效应发酵 日系BT树脂短缺

  经过日本地震,日系BT树脂供货短缺,掀起台系、陆系和韩系铜箔基板厂替代性材料兴起。韩厂斗山(Doosan)转单效益最为显着,其次如台湾的南亚塑胶、台光电子,以及陆资的生益科技等加紧研发BT树脂,并开始与客户进行认证,甚至已有部分客户采用。日震替非日系的材料供应商带来商机。
  IC载板厂在历经日本地震之后,明显感受到BT树脂缺货冲击。尽管日系2大供应商三菱瓦斯(MGC)或日立化成(Hitachi Chemical)承诺5月底前,会恢复百分之百的供应,但载板厂认为,考量到备料、生产和运输等过程,想要取得百分之百的BT树脂供应量,恐怕得等到6月初。
  为分散材料供给风险,载板厂不仅增加认证BT树脂供应商,同时也扩大认证的产品线范围,此举尤其替韩系供应商带来显着商机。据业界人士指出,韩厂斗山因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合作关系紧密,在地震过后,三星接获不少转单,连带使斗山也跟着受惠。
  此外,着眼于转单新商机,台湾和大陆的铜箔基板厂发展替代性材料态度积极。IC载板厂南亚电路板表示,经过这波缺货潮,客户表达希望能采用替代性材料的意愿,因而建议客户可以使用集团内南亚塑胶的BT树脂。
  经过测试,南亚塑胶BT树脂可以应用于中低阶打线载板上,主要以记忆体为主,客户4、5月转为采用南亚塑胶BT树脂产品明显增加。至于高频通讯载板,则仍以三菱瓦斯或日立化成为主。
  业界日前传出,台光电也研发低阶产品用BT树脂,不过该公司对此相当低调,不愿多谈。然而该公司未来材料开发的策略亦可留意。
  相对于台湾厂商,大陆的生益科技企图心亦不容小觑。生益为全球第4大铜箔基板厂,该公司内部表示,自2009年开始,便与大陆当地公司共同研发BT树脂及相关铜箔基板,2010年起与封测客户进行送样认证,预计2012年进入量产。
  由于树脂占封装载板的成本较高,而该公司具有核心专利,因此价格比同业为低。生益指出,BT树脂的成本将比斗山有竞争,品质也不会比三菱差,并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能,硬度比普通材料高出30%,表面平整度较高,显示生益十分看好该项新产品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