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物联网领域发展趋势分析

   物联网的结构公认分为三层结构,底层是传感网络,往上是数据传输的网络通道,最上面一层则是内容应用。物联网产业链因此也基本明晰,即传感器研发厂商、网络运营商以及提供应用软件和工具的系统集成商。而传感网应该是物联网的一部分是底层的神经网络系统。传感网的核心部件RFID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在2010年Gartner的报告就已显示RFID在全球供应链市场的应用的规模就已达到600亿美元。RFID已从第一代基本功能、第二代RFID的抗碰撞、可重写、外天线和识别功能,到第三代的RFID的半无源、传感、监控、数据处理、通信、功率管理等,再发展到第四代的有源设备、监控、传感器、数据处理、通信、本地化管理,目前已发展到第五代的智能设备、无源—有源、监控、网络通信、功率管理、本地化—定位、与用户交互功能,因此正因为核心传感网络部件RFID的发展使得物联网的智能化应用得到很大提高,这也是物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目前由于RFID技术智能功能的提高,使得RFID智能化应用领域种类更加细分。正因为RFID应用的细分,使得我们能感触我们生活在物联网智能化应用的包围中,智能化将是物联网应用的主要方向。据统计,中国2009年RFID市场规模85亿人民币,较前一年同期增长29%,仅次于英国、美国,居全球第3,2010年已达到100亿左右。

        物联网可以说是一个产业链发展的代名词,他不是某家企业独立就能完成,而是由相关产业相互推动才能完成,正因为物联网的行业发展是以产业链为主的行业发展,因此行业联盟资源整合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以行业资源整合为主突破行业应用是发展的主旋律。中国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标志及趋势是以成立各应用联盟为主的跑马圈地。

        各地物联网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物联网产品产业链将发挥各自优势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从物联网产业联盟看其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应用与技术相结合推动物联网发展,例如北京的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以北京交通委为物联网应用契机,建立产业示范点,推动北京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第二各地的物联网产业联盟的成立,说明各地已经把物联网作为下一个本地区信息化推进的亮点,作为21世纪的经济增长点,培养本地产业链应用,快速获得本地在物联网应用的竞争力及话语权,这样对各地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发展机会。

        目前物联网应用客户普遍头痛的问题是标准的建立,建立标准是物联网建设的下一个目标。

        目前国内物联网应用大都集中在电力和交通运输行业,这两大行业占M2M终端总数的86。5%,而金融和安防等行业与领域的需求正在快速凸显。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M2M业务规模化商用过程中,由于大多数M2M应用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在具体行业应用层面,M2M市场集中体现着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产业集中度低、终端形态多样、产业链各环节缺乏协同等题目。市场上大量M2M业务现在由小型的系统集成商提供,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运营商的M2M业务推广十分困难,更形不成规模效益。缺乏规模效益反过来又使得M2M终端设备本钱高,经济效益较低。另外,由于M2M会对企业整个的生产流程进行很大改变,企业所有的相关流程和制度都要进行相应的变更,一些行业不愿接受这种改变,另外行业壁垒也阻碍着M2M的应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