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的返工与微型BGA工艺1
跟着电子装配变得越来越小,密间距的微型球栅列阵(microBGA)和片状规模包装(CSP)知足了更小、更快和更高机能的电子产品的要求。这些低本钱的包装可在很多产品中找到,如:膝上型电脑、蜂窝电话和其它便携式设备。包装尺寸和锡球间距的减少,伴随PCB上元件密度的增加,带来了新的装配与返工的挑战。假如使用传统的返工工艺而不影响临近的元件,紧密的元件距离使得元件的移动和更换更加难题,CSP提供更密的引脚间距,可能引起位置纠正和正确元件贴装的题目,轻重量、低质量的元件恐怕会中央不准和歪斜,由于热风回流会使元件移位。本文描述的工艺是建立在一个自动热风系统上,用来返工一些microBGA和CSP元件。返工元件的可靠性和非返工元件的可靠性将作一比较。
工艺确认
本方案的目的是检修产业中流行的microBGA和CSP的尺度SMT装配和返工工艺。最初的CSP装配已在产业中变得越来越流行,但是元件返工的作品却很少发表。因为小型元件尺寸、减少的球间距和其它元件的紧密接近,对板级返工的挑战要求返工工艺的发展和优化。本研究选择了几种元件(表一)。这些元件代表了各种输入/输出(I/O)数目、间距和包装形式。
内存芯片包装通常是低I/O包装,如包装1、2和4。通常这些包装用于双面或共享通路孔的应用。包装3,有144个I/O,典型地用于高机能产品应用。所以CSP都附着有锡/铅(Sn/Pb)共晶焊锡球,其范围是从0.013"到0.020"。所有包装都缝合以答应可靠性测试。
为装配预备了两个测试板设计。一个设计是尺度的FR-4 PCB,表面有用于线出口的"dogbone"焊盘设计。第二个设计使用了表层电路(SLC, Surface Laminar Circuit)技术*,和为线出口使用捕获照相通路孔设计,而不是dogbone设计。板是1 mm厚度。图一所示为典型的144 I/O包装的焊盘形式。
试验程序
该返工工艺是在一台带有定制的偏置底板的热风返工工具**上完成的:
使用BGA喷嘴热风加热 适于小型microBGA和CSP返工的低气流能力,在定制偏置底板上对板底面加热,计算机控制温度曲线,校正的视觉系统,自动真空吸取和元件贴装. 接下来的特殊产业流程是典型的用于BGA返工的。用热风喷嘴加热元件到焊锡回流温度,然后拿走。板座上的焊锡使用焊锡真空工具移去,直到座子平坦。然后座上上助焊剂,新的元件对中和贴装,焊锡回流焊接于板上。
要求作出元件移去和重新贴装的温度曲线。曲线参数必需符合锡膏制造商推荐的回流温度和保温时间。返工的每个元件座单独地作曲线,因为板面吸热的不同,内层和相邻元件的不同。以这种方式,将过热或加热不足或焊盘起脱的危险减到最小。一旦得到温度曲线,对将来所有相同位置的返工使用相同的前提。因为一个修正的回流工艺,开发出元件取下和元件回流贴附的分开的工艺步骤。图二所示,是使用返工工具的减少流量能力(50 SCFH)的温度曲线例子。图三所示,是使用正常空气流量设定(90 SCFH)的对较大元件的温度曲线。
对取下元件,工具的偏置底板设定到150°C,以平均地加热机板,将返工位置的温度斜率减到最小。(大的温度斜率可能引起局部板的翘曲。)板放于框架的对中定位销上,支持高于底板面0.250"。支持块粘贴于板返工座的背面,以加热期间防止翘曲。板被笼盖并加热到135°C温度。
返工工具使用无力移动技术来从板上移去元件。当过程开始,真空吸取管降低来感应元件的高度,然后升到特定的高度进行加热过程。当元件达到回流温度,真空吸嘴降低到预定高度,打开真空,移去元件而不破坏共晶焊锡接点。丢弃取下的元件,加热板上的下一个点。